精耕專業 薪傳科學普及教育 專訪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 林廷芳執行長 (國內第23屆創業楷模) ....2013-02-08
從體育界轉戰科技界,雖然跳Tone,但不論身處哪個領域,林廷芳始終身體力行,將關懷弱勢的心付諸行動,積極付出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因緣俱足 自然就發生
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至今已46年, 公司的營業項目是大地及環境的精密測量、監控、研發檢測設備及量測服務(感測及監控系統整合、工業機械設備、微電子製程設備),「但大多數民眾鮮少涉獵這類過於專業的技術知識,所以對公司的營運內容及策略也沒什麼太多清晰的概念。」16年前, 在三聯科技歡度30週年慶時,林廷芳與公司高層凝聚了擴大創新的想法,將公司由「家族企業」轉型為「企業家族」,希望能吸納更多有興趣、有能力的專業經理人加入,並修改公司章程, 完成三聯科技的組織再造, 成功於2002年正式上櫃。
其實,早在1985、1986年間,三聯科技便開始進行知識管理,發行雜誌介紹高精密技術的解說和應用範疇,「除了為公司留下寶貴的歷史紀錄外,另一個著眼點則是專業知識的傳承。」當公司完成上櫃的階段性任務時,林廷芳與部分股東認為,應該更積極為公司的專業知識、技能的永續傳承努力並回饋社會,於是聯手成立「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以「推動高科技發展及人文教育之交流」為宗旨,以「展開『全人教』,建立『科技整合』」為目標,舉辦或贊助推展高科技及人文教育發展之研討、培訓及專刊發行等活動,結合科技技術與知識管理,以促進及提升多元化之技職教育,由三聯科技董事長林榮渠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林廷芳則擔任執行長。
基金會創立之初是由三聯科技的同仁們利用公餘時間兼職處理文書、聯繫和季刊製作,但運作幾年下來,業務及規模愈來愈龐大,於是林廷芳便任命三聯科技的資深員工陶文圖轉任基金會專職執行特助,全權負責基金會的所有事務,整體管理運作也更趨穩定與成熟。
遵循科普精髓 戮力擴展全人教育
基金會秉持著推廣「科學普及化」的理念,延續前輩發行期刊的精神,將艱深的知識及專業的檢測技能,透過文字轉化成柔軟的教育,傳遞給普羅大眾。但是,林廷芳認為僅發行季刊仍不夠多元,影響力也不夠廣泛,曾是國家奧運代表隊選手、並將馬拉松視為生命一部分的他,遂集結多位志同道合的志工兼任記者,採訪了10幾位兩岸三地在長跑界默默執著夢想的選手,記錄他們的馬拉松生涯及經驗分享,於2008年出刊第一套書籍「當自己的跑步教練」,同時邀請專業插畫家及體院學生製作正確基本姿勢的小繪本,一方面藉此推廣馬拉松運動的好處,另一方面也以淺顯易懂的詞句,介紹路跑的概念、注意事項和量測儀器,讓更多人增加不同領域知識的學習機會,也呼應基金會「科普」的精神。出版後即獲得廣大好評和迴響,至今已印刷了4500本,也陸續接到社會各界表達合作的意願。
有了好的開始,讓林廷芳對推廣科普教育信心大增,不僅與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等單位合作,於2012年出版「防震減災」及「防颱減災」,藉此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以減少實際的損害,基金會也將這2本精裝套書分送給各級學校及圖書館供民眾閱讀。另一冊「安全監測!人與大地的對話」,則是由三聯科技同仁親筆撰寫,描述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工作經驗以及心得分享。基金會迄今共發行8本專業刊物,「原本以為出一本書後就大功告成,沒想到第2本、第3本也陸續編輯發行,雖然忙碌,感覺卻很踏實。」
打造人文科技島 從心出發
自2010年起,基金會也贊助林軍佐攝影師,透過鏡頭呈現有「山岳之國」美譽的台灣高山風光,並連續4年編印年曆。2011(100)年介紹中央山脈北段山塊的英姿,2012(101)年則選擇中央山脈的南段,2013(102)年已印製完成的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則是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出的百岳縱走路線之美,最後2014(103)年的壓軸,當然就是以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作為完美的ending。
基金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0年,長年來始終秉持著協助人們了解居住、生活、工作環境為目標,連結高科技與本土人文教育,以「科技傳承‧環境守護‧健康樂活」自居,從路跑及防災知識到攝影紀錄,乍看之下主軸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但仔細推敲則會發現,基金會就是希望經由這些報導,為這群在社會上默默執著於某個領域的人士發聲,期許這些人、這些事能被社會看見,藉文字提升多元化技職教育,帶動人文發展教育的使命。
..青創會訊102年第一季刊載(文/蘇靜怡)
因緣俱足 自然就發生
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至今已46年, 公司的營業項目是大地及環境的精密測量、監控、研發檢測設備及量測服務(感測及監控系統整合、工業機械設備、微電子製程設備),「但大多數民眾鮮少涉獵這類過於專業的技術知識,所以對公司的營運內容及策略也沒什麼太多清晰的概念。」16年前, 在三聯科技歡度30週年慶時,林廷芳與公司高層凝聚了擴大創新的想法,將公司由「家族企業」轉型為「企業家族」,希望能吸納更多有興趣、有能力的專業經理人加入,並修改公司章程, 完成三聯科技的組織再造, 成功於2002年正式上櫃。
其實,早在1985、1986年間,三聯科技便開始進行知識管理,發行雜誌介紹高精密技術的解說和應用範疇,「除了為公司留下寶貴的歷史紀錄外,另一個著眼點則是專業知識的傳承。」當公司完成上櫃的階段性任務時,林廷芳與部分股東認為,應該更積極為公司的專業知識、技能的永續傳承努力並回饋社會,於是聯手成立「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以「推動高科技發展及人文教育之交流」為宗旨,以「展開『全人教』,建立『科技整合』」為目標,舉辦或贊助推展高科技及人文教育發展之研討、培訓及專刊發行等活動,結合科技技術與知識管理,以促進及提升多元化之技職教育,由三聯科技董事長林榮渠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林廷芳則擔任執行長。
基金會創立之初是由三聯科技的同仁們利用公餘時間兼職處理文書、聯繫和季刊製作,但運作幾年下來,業務及規模愈來愈龐大,於是林廷芳便任命三聯科技的資深員工陶文圖轉任基金會專職執行特助,全權負責基金會的所有事務,整體管理運作也更趨穩定與成熟。
遵循科普精髓 戮力擴展全人教育
基金會秉持著推廣「科學普及化」的理念,延續前輩發行期刊的精神,將艱深的知識及專業的檢測技能,透過文字轉化成柔軟的教育,傳遞給普羅大眾。但是,林廷芳認為僅發行季刊仍不夠多元,影響力也不夠廣泛,曾是國家奧運代表隊選手、並將馬拉松視為生命一部分的他,遂集結多位志同道合的志工兼任記者,採訪了10幾位兩岸三地在長跑界默默執著夢想的選手,記錄他們的馬拉松生涯及經驗分享,於2008年出刊第一套書籍「當自己的跑步教練」,同時邀請專業插畫家及體院學生製作正確基本姿勢的小繪本,一方面藉此推廣馬拉松運動的好處,另一方面也以淺顯易懂的詞句,介紹路跑的概念、注意事項和量測儀器,讓更多人增加不同領域知識的學習機會,也呼應基金會「科普」的精神。出版後即獲得廣大好評和迴響,至今已印刷了4500本,也陸續接到社會各界表達合作的意願。
有了好的開始,讓林廷芳對推廣科普教育信心大增,不僅與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等單位合作,於2012年出版「防震減災」及「防颱減災」,藉此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以減少實際的損害,基金會也將這2本精裝套書分送給各級學校及圖書館供民眾閱讀。另一冊「安全監測!人與大地的對話」,則是由三聯科技同仁親筆撰寫,描述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工作經驗以及心得分享。基金會迄今共發行8本專業刊物,「原本以為出一本書後就大功告成,沒想到第2本、第3本也陸續編輯發行,雖然忙碌,感覺卻很踏實。」
打造人文科技島 從心出發
自2010年起,基金會也贊助林軍佐攝影師,透過鏡頭呈現有「山岳之國」美譽的台灣高山風光,並連續4年編印年曆。2011(100)年介紹中央山脈北段山塊的英姿,2012(101)年則選擇中央山脈的南段,2013(102)年已印製完成的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則是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出的百岳縱走路線之美,最後2014(103)年的壓軸,當然就是以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作為完美的ending。
基金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0年,長年來始終秉持著協助人們了解居住、生活、工作環境為目標,連結高科技與本土人文教育,以「科技傳承‧環境守護‧健康樂活」自居,從路跑及防災知識到攝影紀錄,乍看之下主軸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但仔細推敲則會發現,基金會就是希望經由這些報導,為這群在社會上默默執著於某個領域的人士發聲,期許這些人、這些事能被社會看見,藉文字提升多元化技職教育,帶動人文發展教育的使命。
..青創會訊102年第一季刊載(文/蘇靜怡)
本會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一段150號12樓[地圖] 電話: (02) 2332-8558 傳真: (02) 2337-5152 12F., No.150, Sec. 1, Heping W. Rd.,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R.O.C.) |